以实干担当走稳乡村振兴帮扶路
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。”这是袁梓文参加仁化县驻镇帮扶工作动员会上最为深刻的一句话,那一刻他踌躇满志,下定决心全力以赴投入这项工作中,带着真心、真情干好帮扶工作,当好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的“开荒牛”。
2021年7月,網上娛樂城南畬塱排站管理处副主任袁梓文响应工作号召,主动报名参加了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,奔赴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,成为东莞驻长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一名队员,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。
在驻镇帮扶期间,袁梓文常被称作“六边形战士”“五员干部”,工作能力全面为大家所认可。他首先是“党建员”,来到长江镇的第一件事,就是按规定成立党支部,作为组织委员推进党务建设,通过强化党建示范引领,凝聚力量、激发共识、培育作风,以高质量党建促乡村振兴发展。他还是“参谋员”,与工作队共同谋划出“冬闲田轮种芥菜”项目、“借光发展”光伏新能源项目、“水稻认养”消费帮扶项目、“艾草一二三产业融合”项目,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。他又是“材料员”,跟进工作队各项事务,撰写、起草各种文字材料,完成工作简报、总做总结和各类调研报告等,牵头负责工作队的乡村振兴驻镇帮扶考核。他也是“统计员”,负责统计报送各类资金数据,登记各类资金台账,让工作队实时掌握帮扶工作的数据信息,辅助做好分析决策。他更是“监督员”,日常参与工程建设,定期检查工程建设进度,审核工程报账资料,严把工程质量关,协助长江镇乡村振兴办统筹推进各村污水治理项目、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、“锦溪竹海、五岭长廊”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。
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在兼顾工作队工作的同时时,袁梓文还驻村联系陈欧和石是两个村,经常骑着电动自行车走村入户,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工作。通过常态化遍访96户脱贫户,摸清脱贫户家庭收入、医疗需求、住房状况等信息,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。为了打通村民出省“最后一公里”,他主动争取到虎门寨社区5万元赞助资金,使得虎草垅乡道建设最终提上日程,开工建设。从此,由长江镇走进陈欧村不再是个“死胡同”,还可以由此借道出去湖南省,带动村内毛竹产业发展。为了解决基础设施短板,他重点做好了石是村篮球场改建、河道护栏补全两项工作。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了,打球锻炼的青少年也多了起来,还带火了村里的广场舞,大家对这个又能晒谷又能唠嗑的场所赞不绝口。为壮大村集体经济,他积极推动光伏项目建设,统筹使用结对帮扶资金、扶贫资产收益资金51.9万元,分别建设50KW、79.8KW的光伏发电站。“光伏发电站建成后,陈欧、石是两个村每年稳定增收1.8万元和3.2万元。这样两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远超考核要求的10万元合格线。”袁梓文表示,“目前两个村经济收入均处于全镇中等偏上水平,已经初步形成良性发展循环。”
回望来时路,满心皆澎湃。袁梓文表示,在帮扶工作中,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,经受了锻炼,丰富了阅历,提高了素质,感到收获满满。但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当地群众做些好事、实事、暖心事,用辛勤付出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,以实干担当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。